在一開始的計劃中,集集之行是有打算安排兩天一夜的行程、悠閒的在這個鐵路小鎮裡面享受夏日的午後。不過由於原定時間正好緊接在Chu告知父母我的存在、以及我和Chu的父母吃飯過後。對於他們的刺激似乎是太大了一些,所以最後作罷,改成一日遊。卻又在30號星期一的時候碰上颱風侵台、鄉間小鎮之旅也只好濃縮成為新光影城電影院觀摩。一個星期後,在Chu和她高中同學們聚餐結束後,兩個人決議還是利用剩下的時光到集集去看看。
算是有點令人小失望,沒想到更富名氣的集集鐵路支線反而不如身處山中的平溪支線吸引我。或許是太過於嘈雜的遊客們吧,畢竟前往的時間為週末,小小的集集鎮裡面充滿著前來休憩遊玩的城市旅客。而所謂的由鐵路所帶動起來的觀光事業,也不過就是一間一間林立的腳踏車出租店、小吃攤、飾品店等等。我不清楚南投縣政府是協助規劃此處的店家以及攤販,不過對我來說,這些把我視線塞滿的腳踏車,熱狗攤正在把集集小鎮塑造成為一個「台灣鄉間的景點」,一個似乎到處都看的到的造景,一個說不上來特色在哪裡的景點。
撇開擁擠的店家不談,那集集火車站給我的感受就好上許多。這次由於時間掌控的關係(該死的電動車),沒有機會利用鐵路在二水─集集─車埕之間移動,不過集集車站依然保持著一股古早的氣氛(可惜被外邊的聲音給沖淡了)。這裡很有趣的是除了放置老火車之外,還放上了兩台退役的國軍戰車。我想幾乎任河南孩子小時後都無法抵抗爬上這兩台戰車,幻想著自己在戰場中左右開炮,叱吒風雲的吸引吧。好在我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已經過了這個年紀,沒有留下任何騎在戰車上大吼大叫的證據,但是在看到小孩子在戰車上爬上爬下之時,依舊會心的一笑。
電動車
不得不提我們租到的電動車,人家的電動車可是在馬路上用力的往前飛奔,我們的電動車卻是相當配合小鎮的步調,悠閒的緩緩往前邁進。騎習慣125的我,騎著這台最高時速只有20公里的小電動車實在無法習慣、雖然我認為在小鎮裡就該悠閒的享受,不過我寧願時速20 km/hr的腳踏車,也不想騎20 km/hr的電動車阿!!不過這台車依舊陪我們拔山涉水,披荊斬棘的造訪集集鎮中的景點:老街、明新書院、大樟樹。更重要的是,她讓未來希望成為城市騎手的Chu,第一次體驗「騎機車」的感覺。
Chu一直說我太勇敢了,竟然敢讓她這個新手在市區(雖然是小鎮)騎車,而且還載人(一個比她重少說20公斤以上的傢伙)。但是我完全不覺得會有問題,一方面是車子不快、不大,有什麼意外我在後面應該可以很容易處理;而Chu也一直給我很tough的感覺,相信這種小問題是難不倒她的。而事實上除了碰到對面來車、轉彎的時候會小緊張之外,其實這種程度的挑戰根本不足為奇阿。我考慮下次讓Chu騎真的機車,不過我那一台似乎又稍微不合適了點,不過我想問題會解決的,只要有錢:P
大樟樹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心裡都有一棵大樹,不過在我的記憶中有一棵;一棵在台中外曾祖父老家附近的老榕樹。小時候我奶奶會帶著我到那棵大榕樹底下;告訴我這棵榕樹的故事和歷史,而我總是在聽完這些歷史之後嘗試著爬到樹上,似乎這樣就成就了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在自己的歷史中增添了一筆。而大榕樹似乎也在我心中生了根,告訴我最後還會有他穩定的支撐著我。
集集鎮的大樟樹是不是也生根在許多居住在這附的居民的心中呢?我不知道新一代的年輕人會不會記得這棵能夠給他們庇蔭,玩樂場所的大樹;漸漸的小孩已經不需要在榕樹下玩耍了,他們有電腦、有電視、有其他的場所可以讓他們不用在太陽底下流汗,不需要在午後找一個大樹就可以涼爽的渡過一個下午。我看著老樟樹,想知道他是否懷念過去的那些日子、當孩子們跟著家人都圍繞著他打轉,視他為生活的中心。
Chu在這邊留下帥氣的騎士照,也是我們為數相當少的照片中最優的幾張吧。
End of the Journey
走完了集集小鎮還剩下一點時間,原本很不要命的想直接殺到日月潭去走一圈,期望夜晚的湖光景色可以作為今天完美的收尾。但是山區天氣不佳,很快的就下起傾盆大雨、也阻止了我這項不要命的舉動。回到台中市區,Chu帶我去他最熟悉的,也是唯一熟的台中忠孝夜市去犒賞我們辛苦一天的腸胃。忠孝夜市給我的感覺真的相當不錯,食物算是實惠又好吃,人也不會太多。相較於白天的集集,忠孝夜市還令我更加的印象深刻。(可能是期望太高、失望也因此更深)
真的要說什麼今天真得很不能忘記的一幕,大概就是在衣蝶的時候,看到Chu穿著的很Lady的從樓下下來的那一刻吧:)
星期五, 9月 01, 20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